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正文>
关于转发《2025年安徽省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实施方案》的通知
编辑:郭志春 预审:李汪根 终审:李汪根 点击量: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安徽出版集团

协办单位:安徽省旅游协会研学旅游分会、安徽时代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二、主要内容

(一)大赛名称

2025年安徽省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

(二)大赛主题

研学安徽·行走的思政课堂

(三)比赛内容

深入挖掘安徽研学资源优势,彰显徽风皖韵地域文化特色,根据各类研学群体特点,精心设计研学旅游课程方案。作品内容要体现主题性、规范性、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课程方案可围绕以下主题进行设计:

1.传统文化。依托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非遗基地等,引导研学对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坚定研学对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红色教育。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等资源,引导研学对象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研学对象的新时代精神。

3.国情教育。依托体现基本国情和改革开放成就的和美乡村、传统村落、大型公共设施、重大工程等资源,引导研学对象了解基本国情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激发研学对象爱党爱国爱人民之情。

4.国防科工。依托安全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科技馆、科技创新基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引导研学对象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掌握科学方法、增强科学精神,以及树立国家安全观和国防意识等。

5.自然生态。依托自然景区、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基地等资源,引导研学对象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树立爱护自然、保护生态意识。

6.劳动实践。依托农业基地、田园综合体、农业公园等资源,引导研学对象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且热爱劳动。

7.历史经典。依托安徽徽菜、中医药、白酒、茶叶、豆制品、文房四宝、天然植物编织、金属工艺品、传统表演等9大历史经典产业,设计研学课程,推动历史经典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与科技、教育、农业等融合发展。

(四)参赛对象

全省各级各类研学旅游、教育、文化相关机构从业人员,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及其他具有一定研学旅游课程设计能力的个人均可报名。本次大赛不接受单位或机构报名。

(五)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将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三、工作程序

(一)动员申报(2025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

印发《关于举办2025年安徽省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的通知》。大赛组委会通过媒体平台向社会广泛发布。

1.申报方式

通过“皖美研学”平台(PC端)在线申报,不收纸质材料。参赛对象登录“皖美研学”平台PC端(网址为www.yanxueah.com),注册账号登录,点击“2025年安徽省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活动专栏,点击“在线报名”按钮,选择所属地市进入报名通道报名(按提示进行操作)。省直有关单位和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等参赛对象按照上述方法选择省直系统进入报名通道报名。

2.上传要求

参赛者登录“皖美研学”平台(PC端),按要求下载《2025年安徽省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参赛报名表》,并填写、扫描、上传。个人作品须由参赛者本人签名,单位授权个人申报的作品,除个人签名外,须加盖单位公章。

参赛者在线提交作品的内容包括:

(1)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研学主题、适用对象、研学课时、研学地点等,并形成500字以内的课程简介。

(2)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3)课程教案:活动行程时间、活动行程地点、活动行程流程、活动行程内容等信息,至少形成1个完整行程的课程安排。

(4)实施内容:安全教育、文明教育、注意事项(物资清单准备)、应急事故处理、行前准备、行中研学、成长评估等7个方面。

(5)课程评价:实施效果、参与体验等。

(6)其他:参赛者可上传相关课程附件,格式可包括ppt、word、pdf、mp4等,附件总数不超过5个。其中,单个视频不超过1G,其他形式的附件单个不超过100M。

3.填报时间

网上报名系统(“皖美研学”平台)开通时间为5月22日,报名及作品上传截止时间为6月10日

4.赛事资讯

“皖美研学”平台将设立活动专区,PC端、小程序端可随时登录了解活动进展情况。

5.评审方式

采用线上评审与线下评审相结合的方式

(二)初评推荐(2025年6月中旬)

各市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局、教育(体育)局通过“皖美研学”平台后台,输入账号登录,点击“2025年安徽省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活动专栏,查看地市参赛作品申报情况并组织初审,由市文旅局于6月20日前上传初评结果。每市推荐数原则上不超过本市报名数量的30%。

省直有关单位和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等单位的个人参赛作品,由大会组委会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初评并推荐,每个单位、院校推荐数原则上不超过报名数量的30%。

(三)线上评审(2025年6月下旬)

大赛组委会成立专家评审组,由宣传思想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依据初审评分细则,通过“皖美研学”平台开展线上评审工作。评审结果原则上不超过初评推荐数量40%。

(四)现场评审(2025年6月下旬)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汇总线上评审通过的参赛作品,并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评审活动。参赛选手通过现场汇报演示的方式展示课程设计方案,评委进行现场打分。汇报形式为PPT形式(视频、Word文档等可作为PPT素材),汇报时间5分钟以内。大赛组委会根据评委打分情况,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五)结果公示(2025年7月上旬)

大赛评选出的获奖名单,在“皖美研学”平台手机端和PC端分别进行公示。

(六)发文公布(2025年7月上旬)

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教育厅联合发文,公布一、二、三等奖名单。

四、活动成果

(一)宣传推广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对大赛进行宣传报道。

(二)成果展示及运用

利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和“皖美研学”平台,对获奖作品进行展示。获奖作品将集结成册。同时,鼓励各市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局、教育(体育)局在本市研学旅游活动中优先推荐使用。

五、有关要求

1.各地各单位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参赛作品内容及参赛人员的审查把关。如发现存在意识形态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并逐级追查责任。

2.所有参赛作品均须原创并未公开发表,不得涉及知识产权纠纷,如参赛者所提供的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内容违反法律法规或者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而导致争议、索赔、诉讼等后果,由参赛者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3.作品作者为多人的,应当经全体作者同意后由代表人进行投稿,代表人应当在投稿信息中列明全体作者,代表人参与征集活动所作出的行为及意思表示将被视为由全体作者共同作出,各相关当事方不存在著作权争议。

4.进入现场汇报演示环节的项目及人员,应按大赛组委会要求参加相关活动。以报名信息为准,除不可抗力因素外不得调换人员。

5.所有参赛作品的遴选、推荐、评审,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6.参赛者参加本次赛事即视为认可其所提交作品的知识产权无偿授予主办方、承办方,主办方和承办方根据需要有权对参赛作品集结成册。

7.不符合要求的参赛作品不具有获奖资格,获奖后发现的,主办方将取消所获奖项,收回获奖奖品并保留追究投稿人法律责任的权利。

8.本届赛事活动不收取报名费、评审费,因参赛所产生的其它费用由参赛者自理。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皖美研学”平台技术保障,程浩0551-63533583

省旅游协会研学旅游分会,吴婷0551-63533264

电子邮箱:ahsyxfh@163.com

QQ交流群:984154430

通讯地址:合肥市翡翠路1118号出版大厦6层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秘书处

本次大赛相关事宜由主办方负责最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