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 |
论文名称 |
姓名 |
| 1 |
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
万佳瑶 |
| 2 |
运用游戏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探究 |
李月娟 |
| 3 |
天演论平行结构翻译研究 |
王玥 |
| 4 |
伍光建译本《呼啸山庄》中人物形象的失真 |
李宣 |
| 5 |
独立后的幻灭-- |
钟明 |
| 6 |
严译《天演论》语篇连贯重构的研究 |
李宣 |
| 7 |
合作学习模式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
陶辰 |
| 8 |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
王敏 |
| 9 |
从英汉词汇对比分析角度看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以林译《黑奴吁天录》为例 |
朱天虹 |
| 10 |
英语教学中运用英文歌曲探析 |
刘瑞瑞 |
| 11 |
小议高中英语课中的“课堂剧”教学 |
程水兰 |
| 12 |
课堂导入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有效使用 |
黄倩倩 |
| 13 |
以英语微课促进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卢婧 |
| 14 |
美国5C标准下的交际模式对高中语言技能培养的提示 |
柏娟 |
| 15 |
图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
夏婷 |
| 16 |
高中英语教学策略探索 |
周家萍 |
| 17 |
浅议同侪互评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 |
李冬冬 |
| 18 |
译文三合_视角下的翻译研究_以_赫兹列散文精选_为例 |
程甜甜 |
| 19 |
裘德悲剧命运的原因 |
王砚秋 |
| 20 |
农村初中英语作文不同反馈方式研究 |
漆仲尼 |
| 21 |
认知诗学视角下《逃离》的女性意识分析 |
孟红 |
| 22 |
《城市与乡村恋人》中社会和男性的双重压迫 |
罗婷婷 |
| 23 |
国内外戴奥妮·布兰德研究述评与展望 |
黄艳 |
| 24 |
翻译在外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相关研究综述 |
刘瑞刚 |
| 25 |
关于独立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
董婧 |
| 26 |
新型评价工具—量规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综述 |
董婧 |
| 27 |
浅析任务型教学在专科院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董婧 |
| 28 |
《赫兹列散文精选》中的“阴柔美”翻译研究 |
李声平 |
| 29 |
拨开虚假之迷雾,追寻真实之救赎——解读《月圆月缺》中黑人的救赎之路 |
黄艳 |
| 30 |
农村中职英语口语学习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
汪万霞 |
| 31 |
浅析非重点高中英语学习现状 |
李扬 |
| 32 |
国内外阿依
克韦 阿尔玛赫研究述评 |
钟明 |
| 33 |
话语反馈与学生阅读课上信心培养的关系 |
卓贵贵 |
| 34 |
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句法的影响 |
朱安俊 |
| 35 |
虚幻的美国西部神话——二元对立视角下的《血色子午线》 |
杨芳 |
| 36 |
小学生英语口语水平调查研究 |
陆勤芳 |
| 37 |
中日文学审美差异性比较体会 |
汪玮玮 |
| 38 |
译文三合_视角下的翻译研究_以_赫兹列散文精选_为例 |
程甜甜 |
| 39 |
重铸式反馈研究述评 |
郭燕 |
| 40 |
基于综合要素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
潘瑛 |
| 41 |
华语电影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
洪娟 |
| 42 |
遥远的海岸,孤独的流散——《远岸》流散主题解读 |
王静 |
| 43 |
浅析《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生态女性主义 |
安琪 |
| 44 |
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技巧分析 |
朱新年 |
| 45 |
揭开殖民面具,唤醒身份意识——后殖民批评视角下的《在我皮肤的城堡里》 |
张璇 |
| 46 |
《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中的家庭暴力与女性成长 |
唐瑞娟 |
| 47 |
《聊斋志异》对林纾《拊掌录》的隐性影响 |
陈芳芳 |
| 48 |
修辞格视角下的体育比赛口号分析 |
孙俊 |
| 49 |
从后殖民批评视角解读《月圆月缺》文化回归主题 |
黄艳 |
| 50 |
Postmodernism
and manifestation of Derridean Deconstruction in Barthelme's "The Glass
Mountain" |
沙尼 |
| 51 |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让学生学会深层次的理解 |
陶晓燕 |
| 52 |
国内外乔治·拉明研究述评 |
张璇 |
| 53 |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灵活性探析——以杨必译《名利场》为例 |
黄礼慧 |
| 54 |
修订版PEP
How many? Part A |
陆勤芳 |
| 55 |
基于语块理论的高职ESP词汇教学模式研究 |
洪娟 |
| 56 |
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讽刺手法解析 |
李梓 |
| 57 |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
陈容容 |
| 58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比利兹夫人的契约》 |
钟明 |
| 59 |
国家独立后的困境--从后殖民批评视角下解读《碎片》 |
钟明 |
| 60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她的美》 |
王静 |
| 61 |
论课程资源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开发利用 |
李扬 |
| 62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玛莎的母亲》 |
张璇 |
| 63 |
《都市林立的世界》之荒诞性解读 |
杜可文 |
| 64 |
网络“翻转课堂”在普通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孟燕 |
| 65 |
基于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创新课堂设计刍议 |
张兴田 |
| 66 |
合作原则视角下的美剧《兄弟连》对白语用分析 |
李珂 |
| 67 |
《小留学生》台词中语码转换的动因分析 |
刘合春 |
| 68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改变》 |
黄艳 |
| 69 |
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PEP)Unit
6 "How many?"对话课教学课例 |
陆勤芳 |
| 70 |
人称指示语在毕业演讲中的使用及语用分析——以斯皮尔伯格2016年哈佛大学毕业演讲为例 |
孙俊 |
| 71 |
对英语课堂时效性的反思与探究 |
叶安然 |
| 72 |
改革后的高考英语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
李扬 |
| 73 |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命题研究 |
孟慧芳 |
| 74 |
小学英语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的比较—基于合肥市的调查研究 |
刘楠 |
| 75 |
小学英语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的比较——基于合肥市的调查研究 |
朱媛媛 |
| 76 |
高中生听力水平提高之我见 |
陈燕 |
| 77 |
《简.爱》中的女性意识初探 |
何英 |
| 78 |
项目式学习: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证研究 |
仇佳佳 |
| 79 |
关于语篇指称手段的分析——以奥巴马就奥兰多枪击案发表讲话为例 |
孙俊 |
| 80 |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和艺术性研究 |
沙敏 |
| 81 |
女性主义视角下《女儿们》中女性的权利和权力 |
陈阳 |
| 82 |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鲍玉珍 |
| 83 |
基于MOOC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 |
夏婷 |
| 84 |
高考英语语法评价模式改革的反思 |
仇佳佳 |
| 85 |
认知语法突显性在高中英语句法教学中的应用 |
马龙梅 |
| 86 |
曹禺《雷雨》第四幕中人物对话的会话含义分析 |
杨芳 |
| 87 |
多丽丝·莱辛早期经历对其多元化文学创作的影响 |
任俊 |
| 88 |
有声思维应用于外语阅读策略教学中的研究综述 |
翟成敏 |
| 89 |
目的论视角下《文学兴国策》翻译策略研究 |
黄礼慧 |
| 90 |
任务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
谢婉霞 |
| 91 |
《海上扁舟》中自然主义的体现 |
俞凤芸 |
| 92 |
浅谈中职英语教学如何实现生本课堂 |
程莎 |
| 93 |
课堂提问对小学生英语阅读思维能力的影响 |
季文婷 |
| 94 |
论小学英语课堂中游戏教学的应用意义及原则策略 |
张姝 |
| 95 |
从悲观宿命论角度解读《无名的裘德》 |
卫丽 |
| 96 |
刍议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 |
吴文桦 |
| 97 |
如何指导高中学生有效地学习英语 |
张兴田 |
| 98 |
论《红字》中的相貌描写 |
牛娜 |
| 99 |
《拊掌录》中模糊美学的研究 |
马雪雪 |
| 100 |
潘文国译《赫兹列散文精选》中的模因现象 |
杨玲 |
| 101 |
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文本解读和德育渗透的思考--以一节阅读课为例 |
刘海燕 |
| 102 |
林译《拊掌录》诗学改写研究 |
王雪 |
| 103 |
林语堂的英语重译小说改写研究 |
杜可文 |
| 104 |
Analysis
of Characters in Runaway |
陈芳芳 |
| 105 |
女性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下解读《呼啸山庄》 |
王全龙 |
| 106 |
重压下的迷失——《城市与乡村恋人们:故事一》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
丁玉莲 |
| 107 |
《论
< 傲慢与偏见> 中睿智的夏绿蒂?卢卡斯》 |
张亚楠 |
| 108 |
《雷雨》中英汉语的对话风格差异研究 |
王艳 |
| 109 |
浅析高职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分类与建构 |
王亚莉 |
| 110 |
严复翻译《天演论》的用典现象研究 |
汪曼 |
| 111 |
从目的论视角看李提摩太译《百年一觉》 |
郭晨曦 |
| 112 |
《小伙子布朗》中的“中间地带” |
王全龙 |
| 113 |
国内外科马克·麦卡锡研究述评与展望 |
杨芳 |
| 114 |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思考 |
丁凡 |
| 115 |
严复《社会通诠》中先秦疑问句式运用研究 |
王雪 |
| 116 |
从《她的管家》看吉尔曼的婚姻观与两性观 |
夏晓清 |
| 117 |
从《老克罗斯利太太》看吉尔曼的母职观 |
肖望华 |
| 118 |
PACE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
翟成敏 |
| 119 |
成长小说视角下丹芙的动态成长 |
郭彤 |
| 120 |
从《谋生》看吉尔曼的生态观与两性观 |
谷红艳 |
| 121 |
基于话轮转换的话语衔接与情境的分析---以《雷雨》第四幕为例 |
孟红 |
| 122 |
芜湖市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实证研究 |
王燕 |
| 123 |
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刘婉心 |
| 124 |
“很+名词”构式的语法化 |
李然 |
| 125 |
地方形象视域下的外宣翻译策略刍议——以安徽省为例 |
杜可文 |
| 126 |
探索有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
戚德利 |
| 127 |
从冲突看《年轻的布朗先生》的哥特式意蕴 |
方淑文 |
| 128 |
论《柳林风声》中的口语化特色--以任溶溶译文为例 |
王玲 |
| 129 |
英汉语中的约束及约束受阻现象 |
严丹丹 |
| 130 |
“两会”政治语篇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探析 |
叶姝敏 |
| 131 |
正视历史,重获新生——论莫里森的《宠儿》 |
高涛 |
| 132 |
农村小学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研究 |
罗畅 |
| 133 |
拉康式解读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
朱园园 |
| 134 |
关于《天演论》翻译中语言哲学的研究 |
崔捷 |
| 135 |
《周易》对严复翻译《天演论》的影响 |
金晓茹 |
| 136 |
《翻译家的古文艺术审美追求——以林纾< 拊掌录>为例》 |
王雪 |
| 137 |
托尔斯泰男主人公的成长之路 |
汪盼 |
| 138 |
论非语言语境因素对儿童文学翻译的制约 |
陶勇 |
| 139 |
双语儿童在日常会话中的语码转换 |
佘牡丹 |
| 140 |
《史记》笔法对林纾译《海外轩渠录》人物刻画的影响 |
王雪 |
| 141 |
WH-词移位的现实性探究 |
叶姝敏 |
| 142 |
《天演论》的“春秋笔法”翻译研究 |
何亚菲 |
| 143 |
浅析小说《直美与加奈子》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
李小莉 |
| 144 |
“学案导学”优化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 |
贾宁 |
| 145 |
探讨教师书面反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
任丽萍 |
| 146 |
命运的牢笼——论《无名的裘德》中“基督寺”的象征意义 |
丁玉莲 |
| 147 |
论访谈节目中言据性的主观性及其与语境的关系--以电视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和“”爱情保卫战为例 |
王玲 |
| 148 |
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试题改革分析及建议 |
杨旭 |
| 149 |
基于面子论的英语招呼语教学研究 |
童洁 |
| 150 |
从主语脱落现象看英语祈使句主语的句法操作 |
王静 |
| 151 |
日语间接被动句与汉语受损句的对比分析 |
王玲 |
| 152 |
高中英语写作中动词使用的错误分析研究 |
黄艳 |
| 153 |
高中生英文写作中的错误分析 |
刘锐敏 |
| 154 |
关于江苏高考英语读写任务型写作技巧的探讨 |
王莉萍 |
| 155 |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 |
云霄 |
| 156 |
《紫色》两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对比研究 |
孙梦 |
| 157 |
例谈高考英语短文改错教学策略 |
吴蓉蓉 |
| 158 |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
云霄 |
| 159 |
解析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赵逸群 |
| 160 |
英法特殊疑问句句法特征对比研究 |
张艳艳 |
| 161 |
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的探析 |
范国伟 |
| 162 |
悲剧中的悲剧——浅析时光小老爹的悲剧成因 |
胡晓琼 |
| 163 |
英语歌曲辅助教学对中职学生词汇积累与扩展的影响 |
徐甜甜 |
| 164 |
“慕课”(MOOC)背景下的高职高专英语的教与学的转变 |
马燕 |
| 165 |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动名搭配中的应用 |
葛源 |
| 166 |
新课程理念下中职英语作业的多元化设计和应用 |
李海燕 |
| 167 |
试析严复“浅”“显”“明”“顺”翻译观——以《原富》译本为例 |
王会伟 |
| 168 |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
丁同丽 |
| 169 |
听说教学中输入与输出的个案研究 |
胡慧敏 |
| 170 |
高中英语趣味性写作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
潘家媛 |
| 171 |
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
项燕 |
| 172 |
翻转课堂在高职口译教学的应用 |
靳元丽 |
| 173 |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
朱丹丹 |
| 174 |
改写理论视角下《文学兴国策》的翻译研究 |
陈丹丹 |
| 175 |
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刘玲 |
| 176 |
高中英语教学信息化的内涵与发展思路 |
魏义菊 |
| 177 |
小组合作下的同伴反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
杨福霞 |
| 178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红王妃》 |
方淑文 |
| 179 |
英语跨学科教学初探 |
倪星 |
| 180 |
从语境角度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
夏凡 |
| 181 |
高中英语生态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索 |
杨艳 |
| 182 |
国内外艾赫达芙·苏维夫研究述评与展望 |
谷红艳 |
| 183 |
教师在同伴互评为基础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
杨艳 |
| 184 |
国内生物语言学研究综述 |
丁凯莉 |
| 185 |
黄源深译
《简·爱》 译本之语域特征分析 |
丁凯莉 |
| 186 |
浅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 |
杨福霞 |
| 187 |
从后殖民视阈到《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中的生态哲思 |
乐越 |
| 188 |
“五步十句教学法”和有效高三作文教学 |
罗瑶 |
| 189 |
降低EFL者听力焦虑实证研究--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姚尧 |
| 190 |
融入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 |
董莹莹 |
| 191 |
严复翻译训诂思想研究——以《原富》译本为例 |
王会伟 |
| 192 |
对高中英语课堂评讲试卷有效性的探究 |
杨春梅 |
| 193 |
朱生豪《仲夏夜之梦》中的译语再创造 |
路喆 |
| 194 |
克拉申的输入理论对中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
陈容容 |
| 195 |
创设英语教学语境,提高教学效果 |
王春燕 |
| 196 |
英文动画电影字幕翻译的语言特点探析 |
张艳艳 |
| 197 |
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初中生口语水平 |
陈长城 |
| 198 |
最简方案下英汉关系结构分析 |
严丹丹 |
| 199 |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刘文君 |
| 200 |
任务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
谢婉霞 |
| 201 |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整合-以人教版高二英语Unit14I
have a dream 教学设计为例 |
陈慧 |
| 202 |
国内外蕾拉·阿伯勒拉研究述评与展望 |
夏晓清 |
| 203 |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指导下的中职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
宋胜飞 |
| 204 |
欧化新论 |
吕士滨 |
| 205 |
当代英语教师人文素养探究 |
许欣 |
| 206 |
从功能语法看《红楼梦》英译之差异——以《红楼梦》第一章英译为例 |
徐粲 |
| 207 |
多重人格的当代“灰姑娘”——品特《情人》对《灰姑娘》的戏仿 |
郭彤 |
| 208 |
《天使望故乡》中的家庭伦理 |
马雯雯 |
| 209 |
《死者》的解构主义探析 |
王文会 |
| 210 |
英语习语中的概念隐喻 |
徐云云 |
| 211 |
浅谈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
高铭 |
| 212 |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卡玛拉·玛坎达雅《筛子中的甘露》 |
肖望华 |
| 213 |
怎样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
李佳 |
| 214 |
国内外卡玛拉·玛坎达雅研究述评与展望 |
肖望华 |
| 215 |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策略探究 |
张俊娟 |
| 216 |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与汽车行业英语相互切入教学探究过程中的思考 |
唐强 |
| 217 |
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一与托福阅读文本复杂度特征对比研究
---基于Coh-Metrix3.0 |
杨旭 |
| 218 |
读写结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
苏小璐 |
| 219 |
The
Physical Distance in Angela Carter's The Company of Wolves |
郭彤 |
| 220 |
论《黄色墙纸》中的二元对立 |
戴亚芬 |
| 221 |
林语堂英译《道德经》之“三维”转换研究 |
束君君 |
| 222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 |
陈晶晶 |
| 223 |
国内近十年投入量假设对二语习得的研究综述 |
余水莲 |
| 224 |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李健 |
| 225 |
试论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
郑雯雯 |
| 226 |
带着饱满激情投入课堂—小学英语教师积极教学情感运用之探索 |
朱丹丹 |
| 227 |
存在主义视觉下解读《去十九号房间》 |
舒昆鹏 |
| 228 |
《爱的地图》中的民族发展与文化融合 |
谷红艳 |
| 229 |
基于建构主义的ESIA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课堂的指导性研究 |
翟向红 |
| 230 |
英汉空语类共性研究 |
丁凯莉 |
| 231 |
浅析间接纠错反馈策略对中职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
柏翠云 |
| 232 |
浅谈初中英语中的小组合作教学 |
张俊娟 |
| 233 |
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看林乐知《文学兴国策》中译本 |
贾湲湲 |
| 234 |
emoji模糊性的研究 |
荣文静 |
| 235 |
View
of Happines in We Are Seven |
魏琳 |
| 236 |
用语料库对“一带一路”批评话语分析 |
鲍加琪 |
| 237 |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英语语篇阅读能力培养探究 |
刘杰娟 |
| 238 |
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
王丹 |
| 239 |
《女孩和女人们的的生活》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
项秀珍 |
| 240 |
巧用一起作业APP,提高作业有效性 |
沈娟 |
| 241 |
近三十年严复译名研究述评 |
王会伟 |
| 242 |
基于变译语料库的严复译名观研究——以《原富》译本为例 |
王会伟 |
| 243 |
联想记忆法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盛倩茹 |
| 244 |
以读促写优化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以一节读写课为例 |
余水莲 |
| 245 |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
贾锦锦 |
| 246 |
高中生英语词汇使用现状与Word
Power板块词汇教学探究 |
卫隽 |
| 247 |
如何有效缓解中职英语专业学生课堂口语焦虑 |
洪俊 |
| 248 |
让英语尖子生更“尖”的实践策略 |
张丽霞 |
| 249 |
微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设计原则 |
鲁媛 |
| 250 |
双言背景下凉山彝区初中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四川省普格县民族初级中学为例 |
胡光倩 |
| 251 |
Reading
Response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
胡艺玲 |
| 252 |
《特别的猫》——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郭慧 |
| 253 |
高中英语作业的梯度设计 |
杨春梅 |
| 254 |
加强有效背诵输入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
吴敏 |
| 255 |
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小学英语兴趣教学 |
朱方芳 |
| 256 |
习得性无助对高职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
程芃 |
| 257 |
在核心素养指导下打造高中英语写作课堂 |
沈娇娇 |
| 258 |
英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研究 |
袁润然 |
| 259 |
英汉名词短语提升结构的对比研究 |
陈小雅 |
| 260 |
家庭作业要有亮点可寻 |
刘杰娟 |
| 261 |
网络资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赵莉 |
| 262 |
中国武侠文学与英国骑士文学的对比研究 |
边静 |
| 263 |
针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对策研究 |
王培培 |
| 264 |
浅谈农村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 |
丁艳梅 |
| 265 |
有效提高高中英语听力能力的探究 |
程倪娜 |
| 266 |
Hemingway's
Marriage in Cat in the Rain |
郭慧 |
| 267 |
Jigsaw
reading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案例研究 |
卢凡 |
| 268 |
浅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课堂互动 |
葛大昕 |
| 269 |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话翻译的言语行为理论研究 |
汪淑婷 |
| 270 |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生英语家庭作业设计 |
张诗情 |
| 271 |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
李莹莹 |
| 272 |
浅谈初中英语课外活动 |
易瑶瑶 |
| 273 |
浅析《通往城市之路》中的女性身份迷失 |
刘璐璐 |
| 274 |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
潘慧辰 |
| 275 |
论《无名的裘德》中的对称艺术 |
戴亚芬 |
| 276 |
英语短语动词的句法研究 |
王敏 |
| 277 |
英汉非宾格动词对比研究 |
陶李婷 |
| 278 |
隐喻视角下英语语言中男性歧视现象的研究 |
金素洁 |
| 279 |
On
Identity Reconstruction of Black Woman in I Know Why the Caged Bird Sings |
姜紫薇 |
| 280 |
对分课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陈双双 |
| 281 |
基于阅读素养的初中低年级英语绘本教学 |
胡轩琳 |
| 282 |
移动学习对大学生英语词汇磨蚀的影响研究--以“百词斩”App为例 |
王艺 |
| 283 |
符际翻译再思考-----以严复翻译实践为例 |
王会伟 |
| 284 |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家庭作业设计 |
张诗情 |
| 285 |
语义图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探讨 |
方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