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 1 |
四种不同类群脊椎动物外周血白细胞的细胞化学特征及其比较 |
唐盈 |
| 2 |
塑化剂高效降解菌的研究 |
洪文 |
| 3 |
赭山鸟类资源调查与基因探秘 |
叶元新 |
| 4 |
不同AM真菌对凤丹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
傅晓飞 |
| 5 |
抗生素和洗护用品对豌豆蚜生活史、能量物质和内共生菌的影响研究 |
杨悦欣 |
| 6 |
铜尾矿区污染土壤高光谱特征研究 |
王馨雨 |
| 7 |
氮沉降对亚热带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化学稳定机制的影响 |
奚露露 |
| 8 |
入侵红耳龟对土著物种乌龟和黄喉拟水龟的化感效应 |
吴滢 |
| 9 |
花臭蛙雌雄个体后肢肌肉发育模式比较研究 |
梁文学 |
| 10 |
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与光合特征的影响 |
郑晨 |
| 11 |
青檀对几种重金属污染物的耐性与富集特征的研究 |
冯森 |
| 12 |
DNA条形码技术在小型兽类分类应用中的探索 |
唐肖凡 |
| 13 |
氮磷添加对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的影响 |
张忺 |
| 14 |
人β-防御素3转基因果蝇的构建 |
马天宝 |
| 15 |
花津河不同河段水体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
凡定刚 |
| 16 |
基于qPCR的黑嘴鸥分子性别鉴定方法研究 |
吕静宜 |
| 17 |
雌性乌龟输卵管精子储存部位研究 |
李雪婷 |
| 18 |
温度和捕食效应对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
瞿凤玲 |
| 19 |
中国石蒜细胞地理学研究 |
汪证 |
| 20 |
中草药型手机清洁产品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龚泽慧 |
| 21 |
植物教学标本制作中保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刘建柱 |
| 22 |
《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调节》的教具研究与制作 |
柏运 |
| 23 |
利用混合精油微乳化剂防治烟草真菌性病害 |
陈文博 |
| 24 |
槲皮素联合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研究 |
张琪 |
| 25 |
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研究 |
李莎娜 |
| 26 |
大肚须足轮虫线粒体基因的扩增与分析 |
王静 |
| 27 |
几种水生植物根际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 |
张凯欣 |
| 28 |
扬子鳄两种摄食调控激素的分子结构特征与表达谱分析 |
程紫逸 |
| 29 |
六种雀形目NDUFB3基因intron2的测序及分析 |
何怡然 |
| 30 |
环境影响型果蝇品系的构建 |
刘冉 |
| 31 |
黄山木兰植物AM真菌群落多样性研究 |
温春建 |
| 32 |
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校园植物物候期的观测 |
尹倩倩 |
| 33 |
蓝莓不同位置花芽对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
朱丽丽 |
| 34 |
蓝莓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在番茄中的遗传转化 |
夏永欣 |
| 35 |
桑椹果酒工艺 |
卢亭燕 |
| 36 |
不同绿植在平屋顶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
张彤 |
| 37 |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发酒类产品及市场营销 |
李聪 |
| 38 |
安师大图书管理系统 |
徐梅洁 |
| 39 |
新安江鱼类群落多样性的纵向梯度格局
——基于α和β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
陈兵 |
| 40 |
胚胎期扬子鳄鳞片的分子形成机制 |
吕阳 |
| 41 |
龟类体表分泌物中抗菌肽的分离富集和活性鉴定研究 |
王玮 |
| 42 |
不同藻类食物密度下抗生素(氧氟沙星)对枝角类的毒性作用 |
陈天 |
| 43 |
节制饮食影响皮层内抑制作用的机制研究 |
谢菁 |
| 44 |
胡子鲶消化道黏膜消化吸收相关重要酶的活力研究 |
任秋楠 |
| 45 |
寄生蜂对瓜实蝇寄生效率的比较研究 |
倪玉艳 |
| 46 |
茶翅蝽气味受体OrCo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赵吉兰 |
| 47 |
芜湖市湿地鸟类调查 |
杨鹏 |
| 48 |
五种鸡雁类鸟类NDUFS1基因intron
12的测序与分析 |
梁启蕊 |
| 49 |
农作物废弃秸秆发酵产物抑藻作用及应用研究 |
刘婷 |
| 50 |
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UV-B胁迫下转轮虫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
张子旭 |
| 51 |
凤丹根际放线菌耐铜性研究 |
杨慧敏 |
| 52 |
水体Cu污染对吊兰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
张星 |
| 53 |
果蝇LIPT突变及过表达影响果蝇寿命的研究 |
古玥琳 |
| 54 |
4-氯肉桂醛的抑菌及果蔬保鲜作用的研究 |
何玲维 |
| 55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芜湖市公园典型植被截流蓄水功能研究 |
杨璐丹 |
| 56 |
忽地笑细胞地理学研究 |
秦寒梅 |
| 57 |
山区河源溪流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对低头坝的响应 |
张浩 |
| 58 |
耐盐碱微生物菌剂筛选和促植物生长研究 |
金霄云 |
| 59 |
土壤重金属高光谱响应特征与定量估算初步研究 |
侯梦霞 |
| 60 |
食用盐矿中的微生物探秘 |
陈礼楠 |
| 61 |
基于微生物发酵法的平菇调味品的研制 |
柯伟伟 |
| 62 |
外源硒对镉胁迫下蝴蝶花生长生理的影响 |
李欣玫 |
| 63 |
高温胁迫对玉米幼苗渗透物质与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
杨雯 |
| 64 |
对于壁虎断尾再生机制的研究 |
蒋婷婷 |
| 65 |
青檀树皮成长期酚酸类成分分析 |
孙文静 |
| 66 |
在铜、镉单一胁迫下镧对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王若澜 |
| 67 |
氯化铁改性棕榈叶、桑叶、箬叶对铬离子的吸附比较 |
石繁 |
| 68 |
盐矿中嗜盐古菌新物种的发现与探究 |
吕金亭 |
| 69 |
石蒜复合体叶片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
王丽达 |
| 70 |
水花生浸提液对水芹化感影响研究 |
邵佳乐 |
| 71 |
安徽羽叶报春染色体制片技术的建立 |
朱琳 |
| 72 |
栖息地斑块对河源溪流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刘雪 |
| 73 |
安徽羽叶报春自交后代的花型变异研究 |
黄开元 |
| 74 |
徽州祠堂建筑的空间布局分析研究 |
张航 |
| 75 |
镉胁迫对棉铃虫免疫力和P450基因的诱导 |
黄磊 |
| 76 |
乌龟血清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
胡文杰 |
| 77 |
可见-近红外波段土壤有机质响应特征与敏感参量提取研究 |
李曼琦 |
| 78 |
立体绿化之室内绿墙设计和构建 |
陈含笑 |
| 79 |
几种植物对酒曲根霉产酶活性的影响 |
印娟 |
| 80 |
植物源抑藻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刘可莉 |
| 81 |
食用菌发酵老玉米的研究 |
陈丹丹 |
| 82 |
扬子鳄IGFBP-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李梦云 |
| 83 |
基于磁珠富集法筛选花臭蛙多态性微卫星位点 |
黄珊 |
| 84 |
珍稀濒危植物黄山木兰栽培居群的繁殖策略研究 |
操晶晶 |
| 85 |
溶钾微生物的筛选及开发利用 |
许萍 |
| 86 |
鹈形目八种水鸟Isca1基因的测序和进化 |
易双龙 |
| 87 |
兔眼蓝莓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 |
龚瑞 |
| 88 |
几种植物组织浸提液对重金属Mn污染土壤的酶活性 |
徐昕昕 |
| 89 |
bcat-1基因影响果蝇寿命的研究 |
韩郑祺 |
| 90 |
不同藻类食物密度下抗生素(四环素)对枝角类的毒性作用 |
吴惠敏 |
| 91 |
蝇蛹金小蜂的雄性配偶选择 |
王静 |
| 92 |
石蒜倍性变异及地理分布研究 |
郑清杨 |
| 93 |
不同树突状细胞亚型存活与凋亡机制的研究 |
洪琴 |
| 94 |
蚕沙在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刘婉 |
| 95 |
乳糖酸/植物甾醇/海藻酸钠自组装纳米粒及抗肿瘤药物的靶向输送 |
许桐 |
| 96 |
安徽省5种偶蹄目动物的快速分子鉴定研究 |
李香凝 |
| 97 |
芜湖市蓝莓园杂草化学防除技术研究 |
周姗 |
| 98 |
不同藻类食物密度下重金属(铬)对枝角类的毒性作用 |
徐梦芸 |
| 99 |
秸秆原位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
陈亚玲 |
| 100 |
皖南山区种子植物生态调查样方数据库与标本数据库建设 |
唐歆 |
| 101 |
萼花臂尾轮虫隐种几种核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 |
杨雪 |
| 102 |
微生物对牡丹根腐病病原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
王冉 |
| 103 |
安徽羽叶报春无菌苗的获得与生根培养 |
江梦蝶 |
| 104 |
丛枝菌根对药材凤丹幼苗生长及土壤酶的影响 |
吴圣杰 |
| 105 |
生殖干细胞维持与分化相关基因的遗传学筛选 |
张妍 |
| 106 |
蓝莓的菌根真菌定殖状况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
张爽 |
| 107 |
金针菇发酵玉米粉面包的研制 |
刘玲 |
| 108 |
安徽羽叶报春再生体系的构建方法 |
鲁月 |
| 109 |
微杆菌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及相关基因克隆 |
秦娜 |
| 110 |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实验材料的优选 |
徐苏芮 |